浙江传媒学院“博学大讲堂之研读会”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读书会于11月14日在下沙校区第一教学楼A222教室举行。本次读书会由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和文学院主办,主题为“世界总体对话中的中国形象”,围绕美国汉学家史景迁的名著《文化类同和文化利用》,国际中文教育专业2023级全体研究生和部分导师参加了阅读分享与讨论。
《文化类同和文化利用》是史景迁应邀在北京大学进行学术讲演的整理稿,主要从理性的学术著作和想象的文学作品两个方面,梳理并探讨了16至20世纪西方人眼中中国形象的历史演变,语言生动,案例丰富,可读性强,是中西方文化交流领域的经典之作。郭娅雯、雷榕、陈欣宇、张倩倩、吴栩瑶、程楚岚6位研究生依次分享了各自的阅读体会和关注的问题。
郭娅雯同学介绍了史景迁作为一名在美国从事中国研究的英国人的跨文化背景,概括了全书的基本脉络,在此基础上,她提出,对于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及相关的成果,我们需要以更客观、本真、包容的态度加以辨析,接纳不同历史时期优秀的域外文化资源,理性地看待其背后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
关于史景迁提出的文化类同和文化利用,雷榕同学更关注的是16世纪即晚明时期中西方文学的“类同”,聚焦莎士比亚和汤显祖、《西游记》与《仙后》等三组例子,指出西方通过中国这一“他者”形象来认清自我,借用乐黛云教授“互为主观”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由此“类同”进一步认识自己。
陈欣宇同学从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特点和需要出发来解读史景迁的研究,她对18世纪以来西方通过中国形象或达到社会批判或实现宗教目的的“利用”更感兴趣,通过对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等案例的细读,指出文化间的关系对于我们阐释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启示:我们不仅要研究自己的文化如何“走出去”,更要了解“我们”在西方乃至世界眼里的形象发展史。
张倩倩同学较为全面地梳理了全书的章节结构和主要内容,对史景迁得出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对中国的研究是互不相关”的这一结论做了具体阐释。吴栩瑶同学就中国始终作为西方的“他者”形象出现的原因,并顺藤摸瓜,延展阅读,联系其他课程的学习,谈到了黄嘉略和胡若望等汉学家的研究。程楚岚同学则从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发生的历史、文化、社会等角度得出,我们应当以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他者的评价,辩证地分析、有选择的借鉴,呼应了其他同学的观点。
本期读书会的导读人是国际中文专业的导师郭建玲教授,她对6位同学的读书报告做了一一点评,介绍了推荐这部经典之作的原因,并结合自己在非洲孔子学院任教的经历和学术研究,分享了个人的理解。郭教授指出,史景迁的著作全面勾勒了400多年来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这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西方学习者接受和了解中国的知识和心理基础,我们从事国际中文教育事业,首先需要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汉学心态”,对西方的中国形象有辩证的客观的认识。郭老师分享道,在非洲孔子学院担任中方院长的经历,就是一种最好的跨文化交流体验,扩大了文化认知,提升了多元文化内涵,鼓励研究生们有机会也要走到海外,做文化交流的践行者。
本期读书会围绕一部经典,通过学生分享、导师评点、深入指导的方式,深化了同学们对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认识,加深了大家从事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阐释与传播的使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